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话题。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要不要买学区房,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比较合适,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到底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话题。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要不要买学区房,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比较合适,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到底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吴军博士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
对于以上这些家长关心的问题,他给出了一些解答~
人民邮电出版社:我们现在国内的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学区房的问题,在美国也是一样吗?
吴军: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只能是相对的公平。教育资源永远存在好与不好,而且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那么足够的地方,学区房这种方式是一个简单、相对公平的提供稍微好一点教育的一个方式。
实际上,学区房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它是基本上按照城市和邮政编码来划的。美国学区房的概念比中国要厉害的多,就是你隔着一条街,房价可以差五倍,在中国不可能的。在美国,学区好的地方,聚集着比较体面、富有的一些家庭,不好的学区的话,整个条件都比较差,这也是一个事实。
人民邮电出版社:现在出国留学日趋低龄化,虽然这个东西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您认为孩子什么时候出去留学是比较合适的?
吴军: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三个阶段,就是看你家庭的条件。
我先假设你家庭经济上不是问题,而且家人能够陪读,那么当孩子中文能流利的写作的时候可以出去了,一般来讲我们比如说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都可以。
当然前提说你不要把孩子寄养在亲戚或者朋友家,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庭的关爱,这点很重要。
第二个阶段就是上本科的时候出去,这是中国现在比较多的情况。一种是家庭条件比较好,就从小上了国际学校要到美国直接读本科;或者顶尖的公立高中毕业,直接申请到美国读本科。还有一种,在国内上不了985的大学,在美国能上一个二流偏上的州立大学,这些学校教育跟国内的985大学相比也不差,然后过个一两年,转到更好一点的大学,我觉得蛮不错。在国内,上了大学,你以后学得再好也没法转学。
第三种,对于能够在国内考上985大学,国际交流的机会也蛮多的。然后到本科毕业的时候,去国外读研究生,这是很容易的。
至于哪一个阶段出去,关键看各自的家庭条件和学习情况,没有哪一种是绝对的最优选择。
人民邮电出版社:现在中国的孩子,要上课外班,周末排的满满的,在美国也一样吗?
吴军:对,美国的孩子也一样。我大女儿每星期要打两次跆拳道,她现在是黑带三段了。快升段的时候强化训练,早上六点钟就得把她送去,打到中午十二点才能回来。每周还会去医院,有4个小时的志愿者活动,再画几个小时的画。然后还要学钢琴、练琴,还要参加学校俱乐部的一些活动。
人民邮电出版社:您作为一个父亲,平时是怎么样去教育孩子的?
吴军:我对孩子比较宽松,我太太比较严格,盯的紧一点,但是我有一个事花的精力比较多,就是我陪他们的时间比较多。我太太要上班,而我的时间比较灵活,我就会偶尔一个人带着孩子出去玩两个星期。
早上一定是我送孩子去学校,路上跟她说说话。尤其是对女孩子来说,父亲的作用是让她有安全感。
如果你也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买不买学区房中徘徊,想知道不买学区房就只能送孩子出国留学了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11月26日,你讲有机会和吴军博士面对面,听他为你解答!
主讲人:吴军博士
著名学者,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等职。
对话嘉宾:
活动主题:
1.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
2.目前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3.有温度的素质教育:学校(家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
4.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向,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5.如何看待技术型人才与创造型人才
适合人群:
1.从事教育行业或关心教育话题的人群
2.对出国留学感兴趣的家长及同学
3.在校的大学生
4.追求终生教育的人士
新书发布:《大学之路(第二版)》
主办方:人民邮电出版社
协办方:有书、常青藤爸爸
合作主办:学堂在线、吴晓波北京书友会、混沌大学北京分社、新生大学、优胜教育、华樾教育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