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面太难?因为你没学会这几招

参加完群面,大家的感受通常有:“根本插不上话啊”“时间太紧了啊”“对面有个同学一直在跑偏啊”“我刚想说的都被别人说了啊”“我的方案多合理,他们怎么还不同意呢?”“老子说了不少话,怎么没过呢?”……

群面,号称是刷人比例最大的环节。通过前期筛选的求职者几倍于招聘岗位数量时,逐个进行面试成本过大、耗时过多,企业便采用群面这一高效的AOE(群体伤害),将众多小强拍死在奔向offer的道路上。据相关统计和身边人的反馈,群面是大家普遍认为最难的环节,也是最不知道如何准备、如何练习的环节。

有人说,群面就像平时开会。围绕一个会议议题,有人负责给出讨论方向,有人做会议记录。大家各抒己见提建议,最后再经过梳理,提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有人说,群面就像辩论。定一个辩题,辩手分别发表意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但是终归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话语,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是评委判定辩论技巧相对突出的一方获胜。

有人说,群面就像谈判。各方代表必须达成一个共识,一方想尽力在某些方面说服另一方,同时又不得不在一些方面向另一方妥协。这样双方才能在最后汇报的时候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其实,我认为以上描述都能反映群面的某些关键特质,但又不完全相同。群面,又叫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由一组求职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作出决策或给出结论。说它像开会,因为它的形式就像开会时大家各抒己见的情景并且同样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结束。然而不同的是,群面的时间更有限,即使求职者有探讨不清的地方也无法找时间再议。同时,面友之间没有职位差别,没人规定哪个是拍板的老板,没人规定哪个是提出意见的参谋,也没人规定哪个负责书写会议纪要;说它像辩论,因为群面题目往往会人为设置矛盾争执。毕竟大家的思维方式不同,很多面友在一起,很难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因此,求职者需要像辩论一样有理有据地说服对方。它又不同于辩论,因为辩论双方立场往往是固定的,而群面往往要达成一致结论。因此,常常需要一方在某个时间点说服对方加入己方阵营,也有可能让一方在某个时间不得不倒戈到敌对阵营。但是,这种“叛变”并不意味着认输、投降,偶尔也是制胜的法宝;说它像谈判,是因为每个人都要妥协,朝着一致结论的方向努力。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为己方争得优势,让自己占得便宜。然而不同的是,各个求职者又是彼此知根知底和平等的,不存在商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交换的问题。

群面之所以“令人发指”,原因之一在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面友背景类似但彼此之间并不是很熟悉。你不用假惺惺地巴结或是忍气吞声的妥协,这会让你脱下一些伪装去试图酣畅淋漓地表达观点,从而使你变得具有侵略性。与此同时,由于面试官在场,并考虑到还要和未来的同事做彼此的守护天使,又不能过于剑拔弩张破坏和气。这需要在攻守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原因之二,在于它是无领导的,并不指定谁负责,甚至不指定任何角色。众多面友需要结合自身的性格和现场情况找准自己的定位。这需要在主次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原因之三,在于时间给人的紧迫感,它要求讨论必须有一个结论。什么时候要充分讨论,什么时候又不得不停止争吵?你不能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让别人哑口无言,也不能寥寥数语,没有任何闪光点,更不能“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需要在快慢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因此,群面核心考察的便是求职者在彼此“相互作用”情况下的综合能力。

群面题型

开放式

这种题目通常可以被快速读完。求职者可以针对题目迅速展开讨论。但是由于问题限定较少,可讨论的范围比较宽泛。由于面试时间有限,已经比较少有公司采用这种形式。

两难式

最类似于辩论的题目,可以快速地将求职者划分为两个阵营。出于平衡双方的考虑,面试官通常将求职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另外,很多其他类型的题目最后也往往变成两种方案之间的推敲,演变成两难式。

排序选择

这种题目通常给出较多的材料,来介绍题目的背景、选项、需要求职者快速阅读后迅速理清思路。形式往往是需要求职者从众多选项中挑出最关键的若干选项并排序,最后形成一致结论。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群面形式。

资源争夺

排序题的变种,本质还是给最重要的资源进行排序。不同的是,总资源和各选项占用的资源之间隐含的数学逻辑会影响排序结果。

各为其主

排序题的变种,要求每个求职者代表不同的利益。若最后形成的统一答案与求职者代表的利益越相近,则加分越多。

实际操作

这类题目不仅要求职者给出解决方案,而且要求该方案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或展示性。

意外状况

在群面讨论到热火朝天的时候,面试官会宣布一个“意外状况”,使得题目原情景发生改变。

群面瞬息万变,唯有变通才是不变法宝。

群面三十六计

鉴于群面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总结了一些群面中常见的场景和套路。虽然不能将变幻万千的局势尽然概括,但也算给对群面充满不解、担忧、恐惧的同学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釜底抽薪

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

苦肉计

最后要强调两点。第一,群面风云变幻,局势瞬息万变,没有哪条计策是“万金油”,更没有“一招吃遍天”的套路组合。只有不断地思考和练习,懂得变通,才能在群面中崭露头角。第二,群面不是战场,不是尔虞我诈,更不是你死我活。不要将计策等同于权谋,去给面友“挖坑”,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面试官都看在眼里,你过分的行为举止可能会引起面友的集体排斥。

希望各位在面对群面时,不再惧怕和胆怯,而能够坦坦荡荡地“一笑而过”。


以上内容节选自《师兄教你找工作——100场面试 20个offer背后的求职秘密》

作者:韩速

北京大学硕士,在求职季收获20多个offer,包括金融方向如工行、建行总行管培生,咨询分析方向如百度分析部special,产品方向如新浪微博产品管培生,以及游戏策划方向如网易游戏虚拟架构师等,行业跨越金融、互联网等热门领域;曾代表北京大学参加过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校园争霸赛、《芝麻开门》等节目,被称为“美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