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译者、读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对出版社和书店(包括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合作模式不是很了解,也不清楚出版社和书店的账是怎么结的,由此可能会得出出版行业暴利的片面结论。写一篇再简单不过的文章给大家说说这事儿。
也许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出版社的业务模式也多一点儿了解。
作者、译者、读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对出版社和书店(包括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合作模式不是很了解,也不清楚出版社和书店的账是怎么结的,由此可能会得出出版行业暴利的片面结论。写一篇再简单不过的文章给大家说说这事儿。
也许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出版社的业务模式也多一点儿了解。
出版社的书是由出版社的发行部门负责发货给书店的(包括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发行渠道(包括物流等)是出版社的重要资源。大的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很强,可以将书铺到的店很多,可以到达中小城市,但小出版社就未必有这样的实力,这也是有些书在小城市的书店根本看不到的部分原因(地方出版社除外)。
书发到书店之后,书店不是马上付钱给出版社的。简单说,就是出版社把书给了书店,书店卖着,卖出去后再给出版社付钱。但这还没有完,书和一般商品一样,是有破损的,Ok,书店可以随时将残破或销售不出去的书退给出版社,退到出版社的库房。对于退货书,书店是不支付任何费用的。
读者常说,书好贵啊,一本书给作者的版税也就10%左右,出版社可真是赚钱啊!其实不然,因为书不是按原价卖给书店的。一般的书发给书店都是有折扣的,多在6折上下(以我的常识,少儿图书和大众图书的折扣可能还要低些,比如5折左右。)
书店到底什么时候给出版社结钱呢?一般这就是所谓的“账期”。书店和出版社之间都有约定的回款账期,比如一个月、三个月、半年,越大的书店应该是话语权越大些,账期也相对的长一点儿。这就意味着,书出版后,发到书店可能要半年出版社才能拿到钱。
这估计也多少可以说明,为什么作者和译者都是滞后拿到稿酬,作者一般是在书出版只能拿到初版印刷的稿酬(或者部分),然后稿酬按实际销售册书结算的,翻译稿酬也不是交稿的时候就拿到的,而要等书出版后(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技术分社目前执行1个月内)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