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的“好友评分”——防水利器

今天发现豆瓣电影最近上线了一个新功能——好友评分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一个用户所有关注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分做了一个平均值而已。但是好处却很明显。

1. 防水军。豆瓣电影对于新上映的电影,尤其是华语电影来说,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上线初期的评分直接影响到之后的评分和票房成绩。因此无论是制片方或是竞争者一方,都会找水军对豆瓣电影进行刷分行动。只是苦了我等普通网友在看电影之前无法甄别是来自真实用户评分还是水军的刷分,不得不靠身边朋友同事的“口评”来对是否去看某部电影进行初步评估。大概看了几个时下火热的电影,好友评分和我的评分基本还算准确,比如《火星救援》好友评分等于豆瓣总体评分,首先是说明大家对这部电影评价都差不多,其次,国外电影不需要刷分,因此豆瓣的总体评分会趋于准确。


2. 即使一部电影的评分都是真实用户,没有水军,但是对于兴趣爱好不同的人来说,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豆瓣主要就是靠兴趣来划分人群,这样一来,自己关注的人(感兴趣的人)对某部电影评分如何,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加有意义。比如下面这部《师父》,我的好友评分要高于豆瓣平均分数,说明更加贴合我的兴趣,值得我去看看。


不过,还存在一个问题:假如我关注的人的电影品味跟我相差甚远,那么这个评分的参考意义可能就少了很多。所以我决定,待我看完《师父》,如果觉得不好看,就要把这些给分高的好友一一取关,逼格太高,我跟不上节奏~

这是阿北最近发的关于豆瓣电影评分的文章,略长

豆瓣电影评分八问

我用豆瓣很多年了关于豆瓣的产品,我有太多使用体验要说,太多的槽要吐,比如豆瓣FM的推荐算法,豆瓣搜索,曾经的阿尔法城,九点,现在的豆瓣东西,市集,以后有时间了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