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书吗?原创图书的出版流程必须心中有数

为了让原创图书的作者更了解原创图书的出版流程(各出版社的流程大同小异),写了这篇与原创图书出版流程相关的文章。如果您对这一流程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一定知无不言。

图书出版一般都要经过选题论证阶段、选题审批阶段、书稿写作阶段、回稿审阅阶段、编辑排版校对阶段、印刷阶段、后期发行阶段等。各个阶段都需要作者和编辑之间良好沟通和配合,才能最终出版一部优秀的著作。

下面就对各个阶段进行简单的说明,希望对想写书的朋友了解图书出版期待一定的作用。

选题阶段

严格来讲,是选题评估和论证阶段。任何一个选题,出版社都需要作者提供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填写固定格式的选题表、写作大纲(基本目录和写作思路)、样章等。编辑会通过这些信息很好地了解作者背景、书的读者定位、写作思路、内容特色、篇幅及交稿时间等。

作者提供这些信息时有一些简单的要求和提示。

  1. 图书选题申报表中要重视图书的篇幅和交稿时间、写作思路、技术背景的简单介绍、读者定位、内容简介、与同类图书的对比本书的特色和优势、作者背景(所有参与具体写作的作者都应介绍)。

  2. 写作大纲,即图书目录和写作思路,要具体到章、节,甚至小节。通过写作大纲,应能充分体现出书的写作思路、具体内容和写作方式、书的大致篇幅和结构、书的特色和优势。

  3. 样章要选择能代表图书特色的章,不一定是第1章,要能体现作者文笔、文风,能体现作者的逻辑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若是多个作者合作,每个作者都要提供样章,而且写作风格要尽量统一。

如果能到位地提供以上这些基本资料,对选题论证是有加分作用的。

收到作者提交的选题申报表、大纲、样章等文件后,编辑会及时内部讨论选题的可行性。如果内部讨论确定选题可行,会进入选题申报和审批流程。无论选题最终是否通过,编辑应该都会及时通知作者选题论证和评估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选题审批通过后,会与作者签订约稿合同,稿件接近完成与作者签图书出版合同。

写作阶段

编辑一般会要求作者在约定交稿时间的1/4、2/4、3/4时(具体会落实到X年X月X日)进行阶段回稿。阶段回稿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及时跟踪稿件的进度和质量,二是及时给作者提出反馈和修改意见。一般情况下,收到阶段回稿的稿件后编辑会在10个工作日内给出反馈。

作者应重视阶段回稿的稿件质量,如果阶段回稿的稿件质量达不到质量要求(或与样章的质量差距很大),编辑一般会要求作者进行修改,如果修改后的稿件质量仍然达不到质量要求,可能会认定稿件不合格,终止合同。

此外,编辑会针对在稿件编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给作者以下提醒:

  1. 写作时要注意“敏感”问题。书稿中不能出现明令禁止出现的内容。

  2. 书稿不得抄袭和大量复制其他人的著作内容(包括翻译国外的文档、网站、图书等的内容)。

  3. 注意图片的版权问题,如果不是作者原创的图片,请确认不涉及版权侵权或者经过合法授权。

  4. 稿件的文字表达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准确、通顺、条理清楚。注意承上启下,逻辑表达严密,语言流畅。

  5. 语气可以轻松活泼,但不要太过口语化,很多网络用语不宜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如“伤不起”、“杯具”、“苦逼”、“童鞋”、“屌丝”之类。

  6. 名词术语应准确、规范并全书统一,尤其是多个作者时,更要注意。名词术语的字体可采用区别于正文字体的特殊字体。

  7. 应尽量用主动语态,长句要分成适当的短句,尽量少用人称代词,比如“你”“我”“我们”等。

  8. 稿件中的标点符号,要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9. 注意“的、得、地”的用法,应按语法严格区分。

  10. 应严格规范英文的大小写和单复数,如Windows不应用windows或者Window。

另外需要说明的几点是:

  1. 交稿(包括阶段回稿)时作者可参照我们提供的交稿格式提交稿件。为了图能达到印刷质量要求,要特别注意我们对书中图的格式要求说明。

  2. 写作过程中作者可以根据写作进度调整一次交稿时间,双方提前约定即可。

  3. 作者最终提交定稿后,原则上不能做大的改动。

  4. 所有书稿都要经过中耕,并且在最终提交全全部稿件时,作者应一次性提供全书的定稿。

收到稿件后编辑会及时给予确认,并安排稿件初审。如果初审稿件达不到质量要求,会退给作者修改一次,并约定修改完成期限。如果经过修改稿件仍无法达到质量要求,会取消出版计划。初审合格的稿件进入后期的编辑、排版、校对、印刷流程。

编排校阶段

有些作者认为书稿交稿之后,直接排版,然后印刷,1个月就可以出书了,怎么交稿以后还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出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书稿交稿以后,正规的出版社内部流程,也让作者熟悉一下交稿之后,编辑还会做哪些工作。

书稿提交后,正规的出版流程应该还要经过以下这些环节才会变成书。

  1. 编辑加工。编辑会从头到尾通读稿件,检查有无错漏,还要标注格式、样式,安排版式设计、封面设计,期间可能会有几次与作者的沟通。目前的编辑加工周期大约是以每天1万Word字数为尺度,比如15万字,就是15个工作日。

  2. 编辑完成后,会进入复审(二审)环节。复审对稿件的整体质量和编辑质量进行评估,复审一般会在1周以内完成。

  3. 复审合格的稿件会进行三审(终审),三审一般在1周之内完成。

  4. 三审通过后,进入发稿审批环节,社里分社领导、社领导分别签字,总编室核发书号,发稿审批一般在1周之内完成。

  5. 发稿后进入排校环节,稿件要经过三排三校。一般编辑会在二排后请作者审读清样。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也会请一些技术专家进行审读。一般排校周期在2~3周。

  6. 排校完成后,会进入印制环节(目前有些出版社已经全面放弃传统的胶片印刷,改为CTP印刷方式,但检查PDF文件和蓝样的工序还是不能少的)。一般这个环节需要1~2天。

  7. 印制环节主要是书稿正文和封面的印刷、装订等,一般这个环节需要2周左右。

  8. 最后也是一般很容易被忽略的时间,印刷好的书需要先送入出版社的库房,然后通过出版社的发行系统,将书发往全国的书店(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这期间还要考虑物流的时间,一般是1周左右。

一系列流程下来,一本书在交稿之后到最终上市,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

如果您与哪家出版社沟通过程中,对方承诺交稿后1个月就能出版,还请您务必慎重选择与其合作!1个月就可以出书的承诺实际上极有可能是省略了编辑、审稿、校对等能保证图书内容质量最重要的环节,导致出版社对您的书的内容提升几乎没有任何贡献,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

如果出版社没有经过严格的流程监控,质量把控环节只是流于形式,这样书中会隐藏很多错误,或大或小。如果书稿中遗留错误很多,会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的评价,影响作者的个人的声望和品牌,最终会直接影响图书的销售和作者的收益。

选择理想的出版社对作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