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狼性精神,职场招聘新人与任务分配思路的利剑

身在职场,身不由己,这句话我是非常喜欢的,它会让你抛弃一切杂念,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完成职场任务。就像群狼一样,野、残、贪、暴。狼性的“野”,便指这种在工作中、事业开拓中不要命的拼搏精神;狼性的“残”用在工作中,便是指对待工作中的困难要一个个地、毫不留情地把它们克服掉、消灭掉;狼性的“贪”是指对工作和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狼性的“暴”则是指在工作的逆境中,要粗暴地对待一个又一个难关,不能对难关仁慈。

我从2010年开始组建第一个技术团队开始,就非常认同狼性,也在工作中不断去发挥其优势,摒弃其劣势。今天性情突起,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思路,但是我今天只想谈谈第一步的内容,那就是如何招聘新人,招聘通过后,又如何认定这个人更适合做什么工作,对于狼性精神的管理方式,可以看我其他的博文。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先列举几个实际的案例,也让大家可以体会到我运用这种方式的方法与效果。

我的招聘思路是:来的人必须要有自主能动性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有几个人让我记忆犹新,现列举一二。

在2012年,我需要招聘一个有开发功底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目的是搭建自动化测试团队与自研符合公司要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前前后后我面试了不下20名可以成为员工的人员,但是初试完,我都留了一个问题:三天之内,按照我的需求,回家自己开发完成一个符合我需求的软件。我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是验证应聘人员的能力如何,二是验证他是否真的想来我所在的公司(因为他想来,他会拼命的完成这个软件),三是看看这个人能否尽最大努力实现自己来公司的愿望(因为没人阻止他来公司,即使如果他只完成了30%,他敢来,并且说明以后好好努力进步之类的话,这样的人我也会要的,至少他有自主能动性,有可塑性)。经过了一段时间,几乎没有符合我需求的人,甚至会有人感觉我留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们不是公司员工,没有必要听我的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就是有这么一个员工,暂且叫他坤,他接受了我的任务,三天之后也来了,但是做的不好,同时他说话还有些口吃(软件测试工作需要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工作层面上,我是要考虑这一点的,不过事实证明我是错的,他做的非常好!在此,我为我当时没有立即同意为他办理入职向他道歉),所以当时我没有立即答应他入职,而是让他第二天再来一次,看看能不能把软件改的更好。后来他果真来了,我看到了他的诚意,他对公司的认可,看到了他的可塑性,所以,我立即为他办了入职手续。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很好的同事、朋友!

在2013年的时候,我用同样的方法,又招到了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员工(现在的好朋友),暂且叫她萍。她自称Loadrunner很好,所以,我让她现场录制脚本,做一次性能测试(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性能测试和软件开发出身的人,所以我很擅长性能测试,更会出一些刁钻的考题),结果她没有做出来,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受到打击是我想要的结果,目的就是看看她能不能面对打击,然后解决问题),所以当时我就让她回去了,告诉萍,给你两天时间,你后天过来再做一次,如果成功了,你就入职,如果不成功或者是你没来,就算了。结果她来了,虽然没有百分百完成我的要求(其实我的要求她是完成不了的,因为我出的那个题,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我同样看到了她的那种我喜欢的特点,那种狼性的品质,所以她很顺利的加入了我的公司。

当然,像这样的案例很多,因为我招聘新人基本都是这样招的,而且我用这种方式招来的员工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努力、不怕苦、稳定。他们现在都成长成了部门主管、经理、总监级别,而且在公司入职时间都大于三年、四年甚至现在还没有离职(在这个花花世界里,能如此大规模稳定的团队,真的已经很少了。为我自己点赞一个)。

那么,我的任务分配思路又是什么呢?也给大家列举几个实际案例以供讨论。

在2014年,我所在的公司收购了另一个公司,所以那个公司的测试团队要与我的团队合并。合并之后就成为一个部门,我是部门的老大。那么问题来了,那个公司的团队领导人离职了,我要从剩下的团队里面提拔一名部门副经理,应该是什么思路呢?我不想按照世俗的方式提拔任何人,因为我崇尚狼性的品质,需要部门副经理能够有“野、残、贪、暴”的品质,而不是按部就班。所以我不动声色的给团队的所有员工按他们的实际能力分配了对他们来说很难完成,但是我要求必须完成的任务,以此来确认他们的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的能力。我要的结果其实很简单,任务分配了,你们就应该按照任务目标去进行分解、策划、执行、纠偏、完善。很多人没有进行任务策划,就开始执行,我pass掉了;有些人有策划,但是做事拖拖拉拉,不按照时间节点工作,我也pass掉了;更又甚者,直接不做任何行动,感性的告诉我做不了,能不能换简单的任务,我直接开除处理。最终结果是,合并后那个团队的员工走了近一半,但是留下的员工个顶个的是有能力、有担当的牛人!

在2017年,是我独立创业的第二年,这个时候,我更需要具有狼性品质的人,因为这时候的员工,既是核心骨干又是合伙人性质。有这么一个人,称为宁。宁在我创业之前,我们就认识,但是他非常执拗、爱钻牛角尖。这是我非常担心的事情,初创团队需要执拗的人,但绝对不能同时出现多个(否则多个人如果意见不统一,后果不堪设想,我的团队恰恰就已经存在了这样的人)。所以我给宁下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任务,一星期之内看完两本对本职工作有帮助的书,第二个星期必须按照我的方式完成一件你不认同的工作(因为他有自己的思路,我有我的思路,两个思路不一样时,必须先执行一种)。结果是很好的,第一个任务他完成的很完美,真的在一个星期看完了两本技术书籍。第二件事情也完成了,用我的思路(虽然当时他不认同我的思路)完成了工作内容,最终成功的把他的固执改变了少许。其实我的目的大家应该很明白,验证宁是不是努力,能不能承受压力。同时,验证宁在不理解、不认同公司决策的时候,能不能无条件的相信、百分百服从、百分百努力的完成领导的决议。最终他完成了,所以我们共事到现在,并且让他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

以上的所有案例我想说明的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身在职场,领导安排新任务很常见(大多是好事,说明信任你、看重你)。同样,领导安排一个你认为很难的任务且不给你解决思路或资源的时候,其实大多数的原因是想考察你,看你处理极端问题的能力,说明领导要重用你了。因为被重用的人,必须是有能力自我解决极端问题的人(极个别情况是领导故意找茬逼员工离职,但是这个情况少见,因为领导没有必要这样,想让一个人离职,有一万种方法,没必要浪费这个时间)。另外,上进心强的职场人也想找机会多干活、多拿钱,否则升职加薪就是隔壁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把领导安排的任务做好?下面给大家介绍了方法(该方法不是我发明的,在此谢过发明者)。

案例:小赵进公司两年多,领导信任他,不时安排一些临时任务或重要任务。上月初,领导给小赵一个临时任务,是关于公司业务方向拓展的,让小赵做先锋试验一下。如果能成,将会成为公司下一个业绩增长点。小赵格外重视,马上拿出看家本领——4步骤下手新任务:

目的——方案——执行——结果

1、目的:

了解新任务,做任何事必须先明确目的,根据目的再找重点,避免一把抓。这里又可分为领导的目的和自己的目的,其中领导的重点在于后期判断,自己的重点在于前期的了解、收集信息、最大程度完成任务结果。整个任务围绕目的进行。

2、方案:

明确目的后,方案是连接出发点和目的的那座桥,出发点就是已有的资源。

小赵大致提了几个问题做指引,后面执行时再细化:

该任务的目的是什么?

哪些方法可以达成目的?

XX方法如何落实?如何制定时间表?

……

以上答案整理出来就是方案。小赵就这样一步步往下走,理出任务提纲,思路非常清晰。

PS:

先要客观分析与评估,这工作怎么开展更有效?

领导安排给你的任务你可以不会,但你不能喊冤

我们要先评估,这工作思路是什么?你可能对任务不太理解或者不太懂,但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来深入了解,到底这个事是什么,利用各种社交平台后,自己写工作开展的思路,写2-3个,必须是可执行性强的解决方案。

3、执行:

做好方案就到执行了,小赵按方案收集整理了几个主要渠道的信息,包括线上线下、找朋友找同行咨询。执行中发现方案的不足,又做改进。方案指导执行,执行验证和改进方案。

PS:

任何事情都要执行,因为不行动,永远都等于0。从这里面可能有一系列的困难,比如说可能是大量的婉拒、无休止的加班、不会操作的技能等等,要不你找到会的人帮忙去搞定,要不你就学着做。这里面可能花大量的时间上去,你也有可能一边执行一边查资料,与引导你做对做正确,挺辛苦的一阶段,但是成长起来最快的时候。

4、结果:

一切任务最终要有结果,小赵根据执行情况整理出一份报告,内含两套方案及相关建议,给领导定夺。并遵循开头由目的推导出的重点:自己的重点在于收集详尽可靠的信息和小规模试验项目的成功性,而判断项目可行性则交给领导。总结的目的在于你快速地成长,上到更高的层次,而不是做完就算了,另外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知道自己哪个地方不足,哪个地方有优势,可以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技能。

就这样,小赵用这套:目的——方案——执行——结果4步骤,高效的完成了领导临时安排的任务,从头到尾思路清晰,直指最终目的。现在新项目已经在做小范围测试了。

如何快速下手职场新任务?

特别提醒3点:

1、执行前的方案制定一定要定好时间表,明确各阶段耗时,并且留有空余以应对突发情况,最怕走到后面没时间了。甘特图是个不错的工具,各阶段分配多少时间一目了然,做起来有条不紊。做整体规划时思维导图也很好用。

2、方案最好给两套,让领导有选择。

3、用数据说话,少用“大概、应该、感觉等”。

本文地址:http://www.lilong.wiki/2018/05/lilonglangshen/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号:扫描二维码,微信号:blog51sqae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李龙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